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文化意蕴与实践探索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廉洁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核心要义。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把清正廉洁价值理念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有助于在全社会厚植清正廉洁的文化基础,弘扬崇廉拒腐的清风正气,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思想基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亦逐步深化。尽管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教育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认为腐败问题与自己无关,没有必要接触廉洁教育;部分高校仅将教育对象局限于学生干部,尚未形成全员覆盖的廉洁教育意识。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从事廉洁教育的师资较为不足,一般负责廉洁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学校纪委,负责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党委学工部门、团委及学院。廉洁教育存在师资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参差、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廉洁教育内容不完善。高校课堂中廉洁教育占比偏低,教学内容多依赖传统先贤语录,存在内容陈旧、零散化问题,且缺乏明确的教学规划与能力评价标准。廉洁教育方法创新不足。当前教育形式仍以宣教式活动为主,如主题党团活动、参观廉政基地等,存在“大水漫灌”倾向,针对性不足、参与度有限、覆盖面狭窄,亟待向分类指导、精准施教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廉洁智慧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洁思想资源,为高校廉洁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实践启示。诚意正心,崇德修身。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是廉的精神内核。“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体系强调了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治理的递进逻辑,主张通过“内圣外王”实现至善境界。廉洁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中通外直、正心明德”的刚正品质和抵御诱惑、应对风险的能力。以民为本,重义轻利。以民为本是廉政思想的重要基石,具体表现为爱民、贵民、恤民等。孟子主张“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首要考虑公共利益,将个人利益放在其后。当代大学生要有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将个人发展置于国家发展、人民需要的时代洪流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公平正义,忠诚奉献。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管子的法治思想极力宣扬正义,强调“礼义廉耻”,并通过赏罚分明、公私分明达到廉政的目的。此外,孔子宣扬君子天性应该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忠”蕴含责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意义,体现的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君子的职业情怀,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的职业观。这些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廉洁职业观提供了精神滋养。崇俭戒奢,艰苦奋斗。儒家的节俭观、墨家的“节用”思想、道家的“大道至简”理念,其本质都是追求事物本真,保持纯洁本性。一切从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尊崇的道德风尚,也是廉洁的核心观念所在。大学生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关于尚廉的家风家训,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总结良好家风家训的例子,将这些理论、事例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是对廉洁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以廉洁教育贯穿大学生生活养成的实践探索厚植崇德向善、美美与共的廉洁秉性。崇德向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不断探索“塑廉尚德”的文化活动,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从校园文化中感受向上向善的力量,从而内化廉洁秉性。学校通过发展高质量学生社团,将“廉”文化融入时代元素。如书法协会每年举办廉洁书画展,赠送廉洁春联;汉服、笛箫协会发扬传统文化,编排大型舞蹈《橘颂》,传承屈原精神;拍摄《青春的答案——校园十佳青年“清廉”说》,助力廉洁文化在校园里生根。胸怀为国成才、为民服务的廉洁理想。学校以“厚德尚能”为主线,引导教育学生了解国家、行业和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学好技能、精进专业为目标,成为“技能强国”的建设者。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武软”品牌,将每年每生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精心设计红色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提升学生的爱国为民情怀,筑牢廉洁基石。学校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龙泉山风景区等20家单位签订志愿服务基地协议,开展门诊导医、文明旅游宣传指引、社区服务等多项志愿服务,引导学生通过“助人”达到“助己”。如今,很多学生主动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汇聚锤炼本领、矢志奋斗的廉洁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代表着忠诚担当、忠于职业、忠于奋斗,这是廉洁的不竭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激励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而奋斗的底气也来自锤炼的过硬本领。大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好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吃苦耐劳、勤于钻研、敢于攀登、大胆追梦。学校推行“1+X”证书,每年举办校园技能节,承办各级各类大赛,开展“工匠进课堂”活动,培养了大批技术工匠。学校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拓展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可以凭借各类技能等级证书获得学分认定。崇尚俭以养德、简约适度的廉洁风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是让我们在欲望前“知止”,在做事上“知进”,保持清廉本色,培养廉洁作风,获得高尚而充实的人生。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优渥,如何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廉洁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提倡俭以养德、自立自强,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不搞铺张浪费;引导合理消费,远离非法校园贷;推行劳动教育,倡导光盘行动。学校通过知行转化,让学生内化为良好的廉洁生活风尚。将文明寝室创建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全年考查寝室文明建设,开展星级文明寝室评比认定,并辅以寝室收纳讲座、清洗空调等活动,让生活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爱劳动、会生活的一个良好载体。综上所述,用廉洁文化去滋养学生的成长,需要结合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养成廉洁“细胞”,真正推动廉洁教育在高校生根开花,入脑入心入行,成为建设廉洁国家最持久、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品牌)“数字化视域下‘清廉·青年’品牌建设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
(转自学习强国)